財美財商教練課程

身在教育現場20年,看到蠻多孩子對金錢的不珍惜,對家長無理的要求。

我們曾帶學生們去賣東西,教他們珍惜金錢,並且學會表達跟行銷。

我們也曾募款支援在校園巡迴宣導財商教育,用翻轉教育的紀錄片「文林銀行」,讓學童了解理財的重要性;

也透過沙盤與學童們推演自己的一生,讓學生們對於財商能有更深刻的體悟。

如果您也覺得「財商教育」是非常有意義的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 


財商(FQ)指的是一個人駕馭金錢及運用財富的能力,與智商(IQ)、情商(EQ)並列為現代社會三大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。身為家長,總期待孩子長大後能經濟自主,讓自己的生活有更多選擇,但我們卻常常忽略,財富的自由並不只來自於賺錢能力,還取決於是否會「理財」。

是否還有人記得,自己對於金錢的觀念是如何建構呢?對於「理財」最初的概念是什麼樣子呢?又是幾歲開始有概念與建構的呢?至今接受真實社會千錘百鍊的你,對於金錢與理財,應該或多或少能有自己一套朗朗上口的說詞。

根據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的記載,2005年12月全國個人消費性貸款餘額高達一兆一千六百二十一億多元(約是目前的十萬倍),信用卡循環信用高達四千八百多億(約是目前的五十萬倍),而信用卡放款餘額亦高達三千多億元,當年的卡爆族多達四十逾萬人。 

為了推展金融、理財教育,2014年時任新北市文林國小的學務處主任賴皓韋,欲跳脫既有的教學框架,在校園內啟動了一項大型的教學實驗計畫,在文林國小校內成立「文林銀行」並發行「文林幣」。以「發薪水」的方式發放給學生,讓學生透過付出體力、勞動、智慧等方式,親身體驗如何賺取每一塊「文林幣」。  

根據文林銀行發起者賴皓韋的說法,這場大型教學實驗令人驚豔的其中之一是,當那些參與的學生從文林國小畢業,並進入國中、高中之後,最大的感受就是「跟大部分其他同學對於金錢還有理財的觀念,竟然大相逕庭」,從文林銀行的教育理念與構想或許可以發現,原來教育也可以如此立體。

期許未來,有更多的教育理念及教育目標,可以從只有平面的課本教育,再加入更多身體力行的實踐教育。這些翻轉或許都將有助於培養兒童認識更完整的自己,擁有更完整的童年。  


與我們聯繫

歡迎加入Line客服或是留下您的個人資料,以便我們盡快與您聯繫。

掃描QR Code 或是 點擊下方連結,

https://lin.ee/1fD8q29

加入好友,立即聯繫Line 線上客服

活動相簿
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